第四百二十二章 与有荣焉-《隐龙惊唐》
第(2/3)页
当然,这个斗争方式是消极的。
但在这种战争形势下,文臣都得为武将让路。
长孙无忌无法也没有机会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李沐构成任何威胁。
而此时的李世民还不昏庸。
长孙无忌如果真要进谗言,还不足以迷惑李世民。
所以,长孙无忌改变了斗争方式。
可这次李世民却非常果断,直接否决了长孙无忌的建议。
并下令尽快与倭国使团达成条约,结束这次战争。
当天夜宴之后,李世民留下房玄龄、李孝恭二人。
在承庆殿奏对。
李世民脸上还残留着兴奋。
可兴奋中难抑那一抹忧郁。
就算是父子,功高震主这四个字,盘旋在李世民脑海中挥之不去。
李世民是过来人,这四个字何尝不是陪伴自己,一路走到玄武门之变的那一天?
但是李世民现在还没有将李沐一巴掌拍死的打算。
在他看来,李沐的年纪还小,还可以继续引导和教化。
至于如何行事,这是他留下房玄龄、李孝恭二人的用意所在。
房玄龄的大局观加上李孝恭对半岛战场态势的熟稔。
应该可以为自己分忧解难。
李世民轻弹着手指,“如今百济、石见战场大局已定,倭国恐怕已经无力反击,答应租借石见国应该不难。朕想问问二位爱卿,该让谁去主掌倭国石见?”
李孝恭道:“回陛下,按理李沐占领石见,且神机卫如今正驻扎在石见,一事不烦二主,以臣之见,自然由李沐主掌石见大局。”
李世民不置可否,心里却暗叹,自己这个族兄弟,上战场行,可正治上却过于幼稚。
房玄龄却能体会李世民的心情。
“河间郡王所言差矣,以嗣王之尊,远驻海外,屈尊一个小小县治,岂不有伤我大唐威名?”
李世民问道:“那依玄龄之见,该当如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