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三王角力-《反穿越调查局》
第(2/3)页
“谁说不是啊,恩公,此节提起来就令人火大!”颜勤礼对这事儿显得有些忿忿不平:“天下人全都晓得,当初陛下金口玉言,答应秦王,倘若起事成功,太子之位是要由秦王来坐的。可是谁料到,天策府诸公辛辛苦苦征战多年,到头来却给旁人做了嫁衣裳。”
颜勤礼虽然是个读书人,但是性情直爽,跟赵亮说起话来也不藏着掖着,只听他接着抱怨道:“您就拿眼下的情况来说吧,杨文干发动叛乱都已经结束两年了,可数京城里的紧张气氛却有增无减,连进出个城门都好似防贼一般,弄得百姓商旅怨声载道。”
赵亮心里惦记着任务,连忙问道:“怎么?这也跟太子秦王相争有关?”
“当然有关啊。”颜勤礼解释:“恩公云游四方,不知晓长安的局势。现在咱们大唐表面上看是新国初立,百废俱兴,可实际上却是令出多门,既不政通,也不人和。陛下的召、太子的令、秦王和齐王的教,可以说是都有效力。各个衙门通常在同一件事上会收到几方不同的指示,往往被搞得晕头转向,不知究竟该听谁的话行事。到了最后,他们也只能耍滑头,以最先收到的指令为准。”
“这么奇葩啊?”赵亮讶然道:“如此混乱,陛下也不出来管管吗?”
颜勤礼摇了摇头:“陛下?陛下管不了,也懒得管。咱们的皇帝啊,本身就有沉迷后宫、疏于政务之嫌,一方面想培养太子监国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依赖秦王主持大局,同时还不愿冷落了齐王,盘算着让齐王出面制衡秦王,以免天策府日益做大。您说说,这能不乱套吗?就比如城门这块,三位皇子都想着由自己这方掌控管制,以防别人暗中动手脚,偷偷增强在长安城中的力量,因此闹到最后,就变成了现在这般样子了。”
赵亮闻听此言,连忙顺势向对方打听道:“太子在城中的实力很强吗?有多少兵马?”
颜勤礼答道:“恩公有所不知,在下虽是天策府属官,但主要的职分是训诂之学,也就是负责执掌校雠典籍,订正古文中的讹误。您要是问我《诗经》、《周礼》的事,我还能如数家珍,但涉及军情军务,那可就一窍不通了。”
他转过身,问后面的一个仆从道:“颜达,长林军现在有多少人马,你晓得吗?”
那个名叫颜达的仆人赶紧上前几步,答道:“公子,听说长林军有两千三百多兵马,其中一少半都是突厥勇士,战力非常强悍,目前他们驻扎东宫左右长林门,只听太子殿下一人号令。”
颜勤礼点点头,又问道:“那咱们天策府呢?”
颜达笑道:“咱天策府可比不了人家。只有区区一个百人队的玄甲骑兵,以及不到三百人的留府步卒,就算是秦王殿下的全部亲卫了。这么点儿规模,比起齐王麾下的五百护军还少呢。”
赵亮大惑不解:“秦王不是经常带兵打仗吗?怎么手底下的人马如此少的可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