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4 想法-《我的深海渔场》
第(2/3)页
虽然银鲳鱼具体的养殖方法还没有被研究出来,但这完全符合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其中提出要“切实提高我国海水良种覆盖率,推动一批人工繁殖已经取得阶段性突破、具备良好市场潜力且能代表不同海域环境和不同养殖模式的海水养殖新品种的产业化进程,加速优质种源的扩繁进度,推进我国海水养殖品种的结构调整”。
因此,项阳对开展银鲳规模化养殖的事情,其实是毕竟上心的。
项阳本身就有做水产养殖的念头,只是一直受制于技术水准,还有市场的一个饱和程度。
现在全世界都没有一家养殖银鲳鱼的,但银鲳鱼养殖技术却又确确实实被列入到了海洋种质工程四大主要地方特色水产养殖品种之一。
项阳现在如果搞个银鲳鱼的养殖基地话,上边可以获得政策的扶持,下边能够获得村民们的支持,一旦要是培植成功了,那更是第一家做银鲳养殖的,所能带来的丰富利润,那是非常恐怖的。
甚至项阳有可能借此,一跃成为国内的水产供应巨头。
当然,这个念头目前还只是项阳脑袋内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要是没一定的把握,项阳是绝对不会真正尝试去实现这个想法的。
东海银鲳作为我国传统重要的渔业资源,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人开始了前瞻性的部署。
自2000年起,宁波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浙大及多家企业,相继承担了银鲳攻关研究的重任。
银鲳人工繁殖技术研究,银鲳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银鲳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银鲳规模化技术研究等科技项目一直研究了十多年,科学家们突破了无数道的技术难关,但每攻克一道难关后,总能够再遇到更多新的难关。
2015年上面专门设立了重大科技专项“银鲳产业化前期技术研究与示范”。
这个项目由宁波大学主持,联合浙大等四家单位共同承担,产业前期研究计划5年,投入的人力物力无数。
生物学家与科学家们经过不断的努力,明确了养殖银鲳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与有效积温,结合营养和光控技术目前确实初步实现了银鲳鱼的人工繁育。
并且科学家们还发现了水母是银鲳的特效营养源,明确了银鲳对水母的特殊营养需求。
生物学家们也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技术,成功筛查、得到了银鲳鱼的30种重要的脂质标记物,成功克隆了养殖银鲳生长和脂肪代谢相关的基因。
但一直到2017年,人工养殖的银鲳鱼都还直停留在实验海域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