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粗暴的王安石!-《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2/3)页
但这风波起来了,岂是那么容易下去的。
彭思永和蒋之奇的弹劾像是吹响了冲锋的号令,顿时雪片一般的弹劾飞向赵顼的案桌之上。
而支持欧阳辩的也不少,尤其是嘉佑二年的同年,更是纷纷写文章为欧阳辩辩解。
已经守孝完成的苏轼兄弟,在路上听到这个消息,赶紧和苏辙写奏疏通过驿站寄完京城,只是他的消息也晚了很多。
除了嘉佑的同年,谏院的司马光上书严厉批评蒋之奇,说此人道德败坏,其言不足与听。
司马光盛赞欧阳辩,称赞欧阳辩人品道德如同皎皎明月,更是为国做了很多的贡献,此次有人弹劾,不过是借机阻挠清丈田亩之事而已。
司马光大力为欧阳辩辩解。
范纯仁等人也没有落后,纷纷上书给欧阳辩辩解,也有为种谊辩解的。
之后王安石也为自己的弟子辩解了。
王安石认为,欧阳辩的个人道德一点都没有关系,经营产业不过是为了孝敬父母而已。
而且西湖城这些产业也不全是欧阳辩的,而是一个股份公司,受益人何止千家万户。
张方平也为欧阳辩上书辩解,他身为三司使,写出来的东西是有权威性的。
他列数欧阳辩为国家财政做出的贡献,认为欧阳辩经营产业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整个国家。
大宋如今的富裕很大层面上是得益于欧阳辩的作为。
不过张方平不说话还好,他一说话,顿时有人讲矛头指向张方平。
他们上书弹劾张方平汲汲于财计,整个身心都放在了铜钱之上,以至于对欧阳辩这样的浑身铜臭的人惺惺相惜诸如此类的抨击。
赵顼看到这些忍不住苦笑。
他忍不住想起欧阳辩对于此等人的评论。
“那些个什么君子,大多是不经世事又不通经济的人,他们说出什么奇葩言论我都是理解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受过基本的财会训练。
一个国家无非就是钱粮、军事、官僚,其中钱粮尤其重要,没有钱粮,什么军事、官僚都是浮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