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白衣相-《大汉海贼空军》


    第(2/3)页

    这些人历经刘焉、刘璋、刘备、诸葛亮几代,几乎没有一个统治者真正信任他们。几经打压后,如今还有张氏、王氏、何氏、杜氏、赵氏、常氏等,其势力并未减弱多少。

    这当中有名气的人,包括张松、张肃兄弟,张松之子张表,还有张任、张裔、张裕、杜琼、何随、何祗、何宗、赵谦、赵温、常播、常勖、常洽等等。

    南中之乱中,死守永昌不失的太守王伉和功曹吕凯,还有现任专门负责南中事宜的庲降都督,建宁人李恢等,同样也是当地豪族出身。

    五股势力交错中,蜀国新创,刘备勉强地组合了各派势力,可才做了没两年皇帝又死了。整个国家基础不牢,摇摇欲坠,国内的政治争斗异常复杂,各派互相倾轧。

    这才是蜀国持续弱小并难以崛起的最大原因,也是蜀国最终灭亡的最大诱因。

    现在站在堂上,面向诸葛亮和马谡侃侃而谈的,就是蜀地氏族的代表人物,杜琼与何宗,他们的观点理所当然地遇到了驳斥。

    “两位大人之言差矣!”马谡出言道:“南征之事固有风险,然而永昌郡还在苦苦支撑,我们难道欲弃永昌不顾吗?那么死守永昌的王伉和吕凯两位大人如何是好,若真如此,天下人如何归心,岂不以为汉帝薄义?”

    “马参军这样说,老夫可担当不起。”杜琼辨道:“永昌尽可以守得住,何来放弃之说?南征与放弃永昌岂可混为一谈。南中叛乱至今已有大半年,丞相招抚之策行之有效,永昌门户安然。何必大动干戈,冒险行事呢?”

    “那么就任由南中纷乱吗?如此则敌将骄横,吾等无宁日矣,杜大人谓南征有风险,然则万一永昌失守,南方门户大开,如此岂不风险更大?”

    堂上众人有不少认可马谡,此时纷纷点头附和。

    何宗不服,出言道:“本不需南征却偏要南征,马参军如此看重南征之事,着眼点可能不在南方吧?”

    他的意思,就是挑明主战派的终极目的,北伐。

    南征或许反对的人少,北伐就不同了,除了不愿打仗的蜀地氏族,东州士族同样不太愿意北伐。

    原因很简单,北伐需要大量的钱粮,这两个集团若支持北伐,则不得不蒙受巨大的损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