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可皇帝这一次再顾不得那些了,他现在只想马上稳住辽西局势,击退鞑子。至于刘钧权力太大,等击退鞑子再说吧。 崇祯已经没有合适的将领可用了,唯有刘钧以往的战绩,可以让他放心。 枉他当初那般赏识吴三桂,破例升他辽西提督,可比起刘钧来还是差的太远了。才打了几个胜仗,就败的一踏涂地。 散朝之后,宣旨官匆匆赶往辽东传旨。 崇祯把陈新甲召入宫中单独问话。 “陈卿,你认为辽西局势能稳住吗?” 陈新甲低着头回答,“义州一战,我大明官军确实元气大伤。但清虏盖州之败,同样元气大伤,两边互有胜负。鞑子虽围锦州,但城中有五万兵马,且城中刚补充了一批粮草,足够五万人食用半年,那些粮草本是准备用作收复大凌河和广宁之战用的。城中粮草不缺,只是缺少柴薪,但问题不大。” “你就说锦州能守住吗?” “守肯定守的住,怕的就是鞑子仿照当年大凌河之战,再来一个长期围困,然后围城打援。野战,非我所长。”陈新甲回道。 “如果楚国公率军救援呢,胜算几何?” “应当有五成吧。”陈新甲想了许久然后有些保守的道。虽然刘钧刚刚盖州大捷,破盖州,歼灭孔有德五万人马。但毕竟盖州城里的都是汉军。陈新甲以为,若是楚军与清军主力决战,能有五成胜算都已经有些高估了。 “上次与东虏议和之事...”崇祯犹豫再三,道,“若此时再与东虏开议,他们愿意吗?” 陈新甲听皇帝说出议和之言,有些惊讶不小。上次的议和,纯粹就是逗清虏玩,皇帝根本没有议和之意,不过是要重申东虏是大明的臣藩旧属而已。可现在看皇帝的意思,似乎真有议和之心。 他小心的斟酌着用词,“不知陛下的条件是什么?” “就西面以辽河为界,东面以鸭绿江为界。” “东虏肯定不会同意的,辽河河套是鞑子的腹心。”陈新甲小心的提醒着皇帝,这样的条件在鞑子占上风的时候,很难谈下去。 “那就西以大凌河东面的医巫闾山为界,东以鸭绿江为界,南面则将辽东半岛北部西以盖州,东到镇江城为界,南面归大明所有,北面海州、凤凰城等北部皆归东虏。双方划定界线,休兵罢战,共享太平。”(未完待续。) PS: 感谢benhe的两张月票,谢谢! 第(3/3)页